诗成泣鬼神 千古诗仙李白(组图)
2018-10-12 10:15 作者: 云中君
千古诗仙──李白。(绘图:Winnie Wang /看中国)
李白(701年~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享有“诗仙”、“诗侠”、“酒仙”、“谪仙人”等美誉,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,也是华人世界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。李白存世诗文有千余篇,代表作有〈早发白帝城〉、〈月下独酌〉、〈静夜思〉、〈蜀道难〉、〈行路难〉、〈梦游天姥吟留别〉、〈将进酒〉等,并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他的作品犹如天马行空,意境奇异;诗句如行云流水,宛若天成。
李白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,宋代诗论家严羽撰〈沧浪诗话〉云:“人言太白仙才,长吉(李贺)鬼才,不然,太白天仙之词,长吉鬼仙之词年耳。”明代诗词大家杨慎的〈升庵诗话〉则说:“李白神于诗,杜甫圣于诗。”李白一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古诗、律诗,还有乐府诗,其中尤以绝句独受好评。清康熙年间曹寅主持编撰的《全唐诗》收录了李白的五言绝句八十六首。明高柄选编的《唐诗品汇》选录了李白的五言绝句二十三首,并把李白列为五言绝句的正宗诗人。《唐诗三百首》选录李白五绝三首。李白的五绝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奇葩,历来广受人们喜爱,有许多五绝,如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”等达到了脍炙人口、妇孺皆知的程度。
天生奇才十岁吟诗 文武全才少年游侠
根据传说,当李白的母亲快要分娩时,突然梦见太白星从天空中突然落入她的怀里。惊醒之后,当晚她就生下了李白。因此,后来有很多人认为李白是太白星下凡。李白大约五岁时随父亲李客迁居四川,他自幼天资聪慧,异于常人,十岁时就能吟诗作对,父亲指导他诵读汉代司马相如的〈子虚赋〉时,他一读便能领悟。
李白少年时代也广泛阅读诸子百家、楚辞、古乐府及汉魏六朝著名诗人的作品。他在青少年时期,学习范围相当广泛,自述“十岁观百家”(〈上安州裴长史书〉),“十五观奇书”(〈赠张相镐〉),并“好剑术”(〈与韩荆州书〉),接受了多方思想和知识。李白十五岁时文章写得已经非常出色,二十岁时,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苏颋到蜀中做地方官,看到李白的作品,曾大加称赏,认为将来必能大成。读书之余,李白还拜师学习剑术,时常抚剑扬眉,吟啸起舞,是名符其实文武全才的少年游侠。他生平总是“剑不离身,身不离剑”,《宣和书谱》中说他:“卯岁知通书,及长好击剑,落落不羁束。”〈五月东鲁行答上翁〉中说他三十五岁时:“顾余不及仕,学剑来山东。”李白的诗中有很多写到剑,如“抽剑步霜月,夜行空庭遍”、“起舞拂长剑,四座皆扬眉”、“长剑一杯酒,男儿放寸心”、“不然拂剑起,沙漠收奇勋”等,可见剑在李白的生活和心灵中位置非同一般。
李白二十岁以后,开始在蜀中漫游,曾登峨眉、青城诸名山。这些生活经历对其豪放的性格和诗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。李白二十六岁时,为了实现政治理想,“奋其智慧,愿为辅弼,使寰区大定,海县清一。”(〈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〉),他“仗剑去国,辞亲远游”,开始了漫游兼求仕的时期。他浮洞庭,历襄汉,上庐山,东至金陵、扬州,复折回湖北,以安陆为中心,又先后北游洛阳、龙门、嵩山、太原,东游齐鲁,登泰山,南游安徽、江苏、浙江等地,游踪遍及半个中国。
供职翰林不媚权贵 缘遇杜甫一段佳话
李白虽是旷世奇才,诗文盖世,然而他的官运却一直不甚亨通。直到天宝元年,李白已经四十二岁,才得到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下诏征赴长安。这是因为京都诗人官任秘书监的贺知章读了李白的诗章之后,大为赞叹,向唐玄宗推荐的结果。
李白初到长安,贺知章一见叹为“谪仙人”,声名益振。唐玄宗召见时,也“降辇步迎,如见园绮”。但是唐玄宗所赏识的只是李白的诗文才华,把他看作点缀歌舞升平和宫廷生活的御用文人,并非赏识他的政治抱负。这时李白才感到他的政治理想破灭,同时他也看不惯帝王权贵的傲慢作风,正如其诗云:“揄扬九重万乘主,谑浪赤墀青琐贤。”他的恃才傲物又招致了当朝权臣们的谗毁,使他感到长安终非久留之地。
高力士为李白脱靴图。(图片来源:公用领域)
李白应唐玄宗之召入京城之后,供奉翰林不到三年,就决定离开,再度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。他游河南、山东、东南各地,“一朝去京国,十载客梁园”。在洛阳他遇见了杜甫,在汴州又遇见了高适,这三位诗人便一同畅游梁园(开封)、济南等地。李白和杜甫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,这两位互相慕名的大诗人在一生中只相见了一次,但是情同手足:“醉眠秋共被,携手日同行。”(杜甫〈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〉)天宝四年秋,李白和杜甫分手后,又南游江浙,北涉燕赵,往来于齐鲁之间,其中以游梁宋时间最久。这个时期李白的生活是非常窘困的:“归来无为业,生事如飘蓬。”他的心情也很悲愤:“摧残槛中虎,羁拽为上鹰。”但是他始终没有丧失他的乐观和自信,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,他相信自己:“才力犹可倚,不惭世上英。”
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
李白在〈将进酒〉中曾说:“古来圣贤皆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。”这首诗歌以气势豪迈的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”开篇,名句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”也出自于这一首诗歌。李白的美诗与他的豪饮嗜酒不无关系,诗圣杜甫曾有〈饮中八仙歌〉赞之:“李白斗酒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。天子呼来不上船,自称臣是酒中仙。”
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,诗达意,酒传神,写尽人生。诗酒之中有陶渊明的悠然南山,有刘伶的自在竹林,有王翰的边关琵琶,还有曹操的沧海雄心。然如论及诗酒之道,当首推李白。他爱诗若痴,爱酒成狂,既具有侠客豪饮之风,也不失文人品茗之气。他经常处于喝醉的状态,却睁着一双世事洞明的眼睛,心中迸发出来的激扬文字中流淌着指点江山的豪情。杜甫所做的五言古诗〈寄李太白二十韵〉中说:“昔年有狂客,号尔谪仙人。笔落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。”这四句诗最能表现旷世诗仙李白的狂放不羁和摇惊风雨的才华。
在酒的世界里,李白显得悠然自得,豪迈奔放,不受任何束缚。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。”所以“古来圣贤皆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。”逍遥、自在、豪迈、无怨,人生岁月被李白的诗情酿造成一壶壶醇朴厚芳、沁人心脾的甘醇,流传千年不衰。
误投永王诗仙获罪 杀贼无力太白回天
公元755年(天宝十四年)安禄山叛乱爆发后,李白由宣城避地剡中,不久即隐居在庐山屏风迭。756年12月,永王李璘以抗敌平乱为号召,由江陵率师东下,过庐山时,坚请李白参加幕府,李白出于一片爱国热情便接受了邀请。不料,李璘暗怀与其兄长唐肃宗(李亨)争夺帝位的野心,不久即被消灭,李白也因而获罪,下浔阳狱。后由于名将郭子仪出面为李白说情,才使其免于死罪,改为流放夜郎(今贵州桐梓县一带)。
公元759年(干元二年),李白西行至巫山,因遇大赦,得放还,此时他已五十九岁。上元二年(761),李白六十一岁,闻李光弼率大军征讨史朝义,特地由当涂北上,请缨杀敌报国。但行至金陵,就因病折回,对此他说:“天夺壮士心,长吁别吴京。”
在安史之乱期间,李白所写的诗歌含有浓浓的关爱国家社稷的情怀,他的作品中其实还兼有游侠、隐士、道人、策士等等的气质和思想。纵观他的作品,有儒家“兼善天下”的思想,要求“济苍生”、“安社稷”、“安黎元”,并认为“苟无济代心,独善亦何益为”;另一方面,他又接受了道家的思想,一生与道教徒交往甚密,求仙访道的行为贯穿始终。
宝应元年,李白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令李阳冰的家中。初葬采石矶,后人遵其遗志,改葬青山。中国古人都讲究读书出仕入相,然而李白却没有走成这条路。他有超众的诗歌才华,也有报国之心,但是报国无门。李白一生虽然仕途不得意,却留下不少优美的诗篇。晚年他年华耗尽、生活窘迫,幸而一生的心血集结成近千首诗稿在民间广为流传,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遗产。
来源:看中国专栏
本文短网址: 看中国版权所有,转载须申请。转载文章必须保留内链,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
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
- 土豪集体恐慌 部分华人海外资产账户被冻结(图)
- 独家:孟宏伟案牵出多重黑幕 细思极恐(组图)
- 李天笑:习近平为何紧急抓捕孟宏伟?(视频)
- 川普警告对2670亿加税 英媒:习近平不让步G20免谈(图)
- 孟宏伟妻子奢侈豪华 身份成谜 被“两组人马”锁定(组图)
- 清宫剧都是假的?懂大清文化的人看得很痛苦(组图)
- 看客:孟宏伟到底是谁的人?(图)
- 范冰冰案另有深意 外媒揭当局真正目的(图)
- 川普
- 特朗普
- 贸易战
- 习近平
- 华为
- 金正恩
- 王岐山
- 孟晚舟
- 关税
- 边境墙
- 彭斯
- 美国
- 贸易谈判
- 刘鹤
- 王沪宁
- 江泽民
- 崔永元
- 中南海
- 内幕
- 中共
- 贪官
- 情妇
- 腐败
- 反腐
- 打虎
- 官场
- 看中国
- 一国两制
- 法广
- 社交媒体
- FB
- 六四
- 朝鲜
- 加拿大
- 脱欧
- 央行
- 债务
- 杠杆
- 美元
- 货币
- 人民币
- 欧元
- 日元
- 港币
- 房地产
- 楼市
- 财政
- 财富
- 中产
- 台湾
- 蔡英文
- 往事微痕
- 出卖国土
- 北京
- 刘强东
- 大妈
- 房价
- 疫苗
- 非洲猪瘟
- 大陆
- P2P
- 雾霾
- 基因编辑
- 防火墙
- 维权
- 709律师
- 上访
- 法轮功
- 网络审查
- 活摘器官
- 百度
- 新疆劳改营
- 言论自由
- 女主播
- 央视
- 华人
- 移民
- 华人
- 留学
- 海关
- 遣返
- 签证
- 回国
- 入籍
- 绿卡
- 民生
- 海外
- 加拿大
- 澳洲
- 民国
- 桂军
- 抗战
- 孙中山
- 蒋介石
- 宋美龄
- 邓小平
- 林彪
- 刘少奇
- 中共
- 皇帝
- 诸葛亮
- 易经
- 幽默人生
- 智慧
- 感悟
- 手机
- 预言
- 奇闻
- UFO
- 外星人
- 寿命
- 文革
- 养生
- 李天笑
- 李云飞
- 紫凤
-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
- 云中君
- 轶飞
- 李道真
- 园丁
- 郑中原
- 唐柏桥
- 曹长青
- 陈破空
- 夏闻
- 伍凡
- 贯明
- 江枫
- 赵长歌
- 沧海
- 秦山
- 铁流
- 王尚一
- 夏飞岩
- 乙欣
- 东洲
- 逸慈
- 顾言
- 天雪
- 梅公子
- 李青城
- 邓正梁
- 李唐风
- 盛雪
- 仲维光
- 邢仁涛